摘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思考、憧憬和追求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它貫穿于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始終。中、西方哲學家對美好生活也不斷地進行追問:孔子試圖建立一個“人人為公”的大同世界;陶淵明向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閑適恬淡、歸隱田園的生活;柏拉圖描繪了一個“正義、智慧、勇敢、節(jié)制”并存的理想國度;海德格爾對“詩意地棲居”生活進行了深刻的哲學詮釋;歐文、圣西門及傅里葉等人力圖設計一個無剝削、無壓迫、無資本主義弊端的“烏托邦”理想社會……雖然他們勾勒出了不同的理想圖景,但都是以實現(xiàn)人們美好、幸福生活為最高價值追求與最終價值旨趣。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江南論壇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篇首語、本刊特稿、高層論壇、現(xiàn)代化研究、改革之聲、新世紀蘇南人和蘇南城市形象大討論、學者視點、今日世界等。于199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