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學習在教育歷史嬗變過程中是一個始終存在且備受關注的問題,其根本是對人的主體性、存在性和生成性的探討。當自主學習從家庭、課后轉移到課堂時,自主學習的場域發(fā)生了變化,課堂的學習形式也產生了改變?,F(xiàn)實教學實踐中,往往會出現(xiàn)“單子式”“孤島式”及“鬧哄哄”的課堂自主學習假象,然而其皆為形式而非實質上的自主學習。因此,研究在界定課堂自主學習的內涵,梳理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脈絡的基礎上,探討課堂自主學習主體能動性、獨立交互性、變化調節(jié)性的本質特征,并結合齊默曼“自主學習理論”與佐藤學“對話學習”建構,以教學邏輯翻轉為理念、自主對話為橋梁、學習共同體為載體的課堂場域中的自主學習圖式,以期有助于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講授到個體自主與師生、生生對話自主的實質課堂自主學習的變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教學研究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課程教學改革、教育教學管理、學習科學、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名著導讀”專題、教師教育、實踐教學改革、教育論壇、教育訪談等。于1978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