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山造山帶東段芨芨泉巖體巖性為輝長巖和輝綠巖,LA-ICP-MS鋯石U-Pb測年獲得(274.1±5.3)Ma的鋯石結晶年齡,表明該巖體形成于早二疊世。巖體地球化學數(shù)據(jù)顯示:巖石具有較低SiO_2、較高的Al_2O_3和CaO及較高的Mg~#,稀土元素總量較低,輕重稀土分異不明顯,弱正Eu異常,巖石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Rb、Ba、K),虧損高場強元素(Nb、Ta、P、Zr)。巖石地球化學特征表明,巖漿起源于虧損地幔的部分熔融、上升過程中受到地殼物質的混染,結合區(qū)域地質背景,認為芨芨泉巖體形成于板內伸展構造背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西北地質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造山帶地質、資源地質、水文地質與環(huán)境地質、盆地研究、地調動態(tài)、研究快報等。于196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