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基性巖后生鎳礦典型:陜西煎茶嶺礦床
作者:楊合群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摘要:成礦區(qū)帶:龍門山-大巴山成礦帶(Ⅲ-73)。建造構造:勉略寧三角地帶,新元古代鎂質超基性巖體由于后期強烈的構造、花崗斑巖侵入及熱液活動,巖體發(fā)生強烈蝕變,主要由蛇紋巖、滑鎂巖、菱鎂巖和透閃巖組成,原巖可能為純橄巖、斜方輝橄巖、輝石巖。巖石m/f值為8.45~11.96。纖膠蛇紋巖的Sm-Nd等時線年齡為(927.4±49.0)Ma(龐春勇等,1993)。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