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著重介紹社會學家貝拉(Robert Bellah)的"宗教演化"。貝拉根據(jù)廣泛的人類經驗提出了一個檢驗文化和宗教互動的模式,用以揭示通過某些方式把人類宗教性——面對并解決終極問題的認知能力——介入到心靈和社會的互動之中。貝拉認為,伴隨著范圍廣泛的人類經驗,宗教象征產生變化,趨向于更為千差萬別、完善和理性化。通過系統(tǒng)性的與這些象征性手段相關的方式,宗教在社會中的角色也發(fā)生了變化。這些變化作為新的認知能力出現(xiàn),并在人類社群中發(fā)展、傳播。貝拉透過時間脈絡向前推進,言下之意是較晚出現(xiàn)的宗教解釋和組織是更為復雜的模式;但事實上,不同階段的宗教組織與解釋形式有相當程度的重疊,早期社會的模式和解釋形式并非簡單地由后來出現(xiàn)的解釋能力所代替。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宗教社會學雜志, 年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中心論題:經典理論及其現(xiàn)代意義、專題:宗教與社會結構、經典鉤沉、中國宗教的社會學研究、學科前沿、書評與綜述等。于201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