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在线,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影,国产1024精品免费视频

      1. <sup id="ujilt"></sup>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心理學范文

          時間:2023-08-30 16:26:35

          序論:在您撰寫公共管理心理學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第1篇

          【關鍵詞】管理心理學;中職班級;以人為本;激勵

          管理心理學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事業(yè)管理中,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必修課程。通過學習,我了解了《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體系結構以及對提高勞動生產率、推進管理現代化等方面的具體作用。管理心理學是研究管理領域中人的心理行為運動規(guī)律的學科。它是現代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以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和政治學等學科為基礎,以組織中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模式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主要探討組織中個體、群體以及組織的行為規(guī)律,以便運用這些規(guī)律來預測與控制這些行為,以提高組織的效力。它是心理學知識在組織管理工作實踐中應用的結果。是研究組織系統(tǒng)內,個體、群體及結構對組織內人的行為的影響,以理解、預測和管理人類行為,提高組織績效的一門科學。

          一、運用人本管理思想指導中職班級管理工作

          國外許多大企業(yè)都十分重視人才的作用。IBM前總裁華生曾說:“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廠,燒毀我的廠房,但只要留住我的人,我就能再造IBM?!北葼柹w茨也有類似看法。有記者曾問他:“比爾蓋茨先生,假如你今天白手起家,你還能再創(chuàng)造出一個微軟嗎?”蓋茨略一思索后回答:“可以,只要讓我挑選100個人帶走。”當今美國之所以能在很多研究領域都遠遠領先對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從世界各地吸引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

          鑒于人是企業(yè)等各種組織的首要資源,人的管理問題也應該是管理學的核心問題。探索人的心理活動,通過激勵人心的各種途徑和技巧,從內部點燃員工的激情,來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也成了十分重要的課題,這正是管理心理學研究的內容。所以,管理心理學立足于人本思想,以有別于傳統(tǒng)的管理方法,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了對人的管理問題。

          因為人都是有感情、有心理活動的,人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有很大的彈性,這與其心理狀態(tài)有著直接而深刻聯(lián)系。作為中職教育工作者,在中職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中,也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從人性、人的情緒、感情、意志等心理因素方面來有效的管理和激發(fā)他們。

          二、激勵是人本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中職班級管理水平的關鍵

          激勵是管理心理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學的核心問題,也是管理心理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通過學習,我對激勵有了一些較為基本的認識。激勵就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的過程。激勵大師金克拉曾說:“你若想成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必須掌握激勵,生活就是這樣,你把它放入自己所處的人際中,人們就記得你、信任你,就像黑夜相信燈光一樣?!毖芯抗芾硇睦韺W,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掌握個體與群體的心理,激發(fā)每個人的積極性,做到人盡其才。

          通用前CEO杰克?韋爾奇總結的GE核心領導要素E4(Energy活力、Energier激勵、Edge敏銳、Execution執(zhí)行)中就有激勵一項。他曾說,管理人員應成為團隊的成員和教練員,他們的工作是提供幫助,而不是控制他人,還應有能力去激勵他人。擁有激勵和鼓動他人的能力,會使組織的能力發(fā)揮至極致。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21世紀成功的中職班級管理者,必須是懂得激勵藝術、并且善于運用激勵的人。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如果中職班主任適時地給予學生充滿智慧的鼓勵、合理有效地采取多種激勵措施,可以傳遞給學生強大的動力,讓他們從初中階段受冷落的心理陰影中解脫出來,爆發(fā)出自己的全部潛能,成長為優(yōu)秀的、對社會有貢獻的技能型人才。

          三、在中職班級管理工作中綜合應用多種激勵方式

          《管理心理學》中關于激勵的各種方式是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的。這門學科主要介紹了目標激勵、期望激勵、責任激勵、危機激勵、獎勵激勵等方式,這為我們在中職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激勵指明了方向。

          1、目標激勵。目標激勵可以包括成就激勵,自我實現激勵,或者前景激勵。目標是一種刺激,合適的目標能誘發(fā)人的動機,進而促使達成目標。人的動機來源于需要,而需要的滿足便是人活動的最大動力。中職班主任要通過各種各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向學生描繪一個良好的就業(yè)愿景,并鼓動他們看到這個愿景對自己的價值,并熱情主動地去實現它,這就是一個成功的目標。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自我實現,如果中職班主任給他們提供一個能夠充分展示自己、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目標,將會使他們產生強大的驅動力。

          2.期望激勵。歌德曾說:“以人的表現去對待他,他就每況愈下。若對待他,就如同他已將潛能發(fā)揮至極致,你就會造就他。”在中職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我們對學生有較高期望時,深層次里就包含著一種信任和肯定,因為沒有人喜歡讓人失望,當你給他較高期望時,他初中階段時“懷才不遇”的不滿立即會轉化成知遇圖報的強大動力,爆發(fā)出自己的全部潛能,做出非凡的業(yè)績來。

          3.責任激勵。歐萊雅是一家高度全球化的500強企業(yè)。每一名歐萊雅員工都擁有自己的責任,這種責任本身就是在為員工承擔更大的責任――成為領導者做準備。不論何種級別的崗位,責任就是對員工的激勵,員工是責任的支配者與承諾者。這就是歐萊雅的“崗位責任激勵”。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是如此。每一位學生在我們的班級、我們的學校都各自承擔著一份責任,班主任應該不斷地向他們傳達這樣的信息,否則這個班級就是一盤散沙,將沒有任何凝聚力。

          4.危機激勵。危機激勵,又可稱為競爭激勵。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是鐵打的規(guī)律。挪威沿海盛產沙丁魚,但由于沙丁魚生活在深海,漁民打漁歸來往往要兩三天時間才能到,而這些沙丁魚大部分都已在歸途中死掉了。使?jié)O民蒙受了不小的損失。后來就有人在魚池中放上幾條鯰魚,這樣由于鯰魚的威脅,沙丁魚動了起來,結果到岸后大部分沙丁魚還是鮮活亂跳的。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鯰魚效應實際上是一種危機激勵效應,只有引入競爭,承認競爭,敢于競爭,并用競爭去激勵即將進入社會的中職學生,才能使班級管理活力四射,永葆生機。

          5、獎勵激勵。以上各種激勵方式最終都要通過獎勵優(yōu)秀來強化與肯定,否則激勵就成了空頭口號,難以達到激勵的效果。有實驗證明,人在無激勵狀態(tài)下,僅能發(fā)揮潛力的10%-30%,在物質獎勵作用下,能發(fā)揮自身潛力的50%-80%,在適當的精神激勵下,可發(fā)揮潛能的80%-100%。

          第2篇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 大學生事務管理 創(chuàng)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056-01

          新公共管理學科產生于西方國家一系列社會問題和經濟危機背景中,是一門關于危機管理和公共領域的管理科學。大學生事務管理作為新公共管理體系的一種公共產品,其最終的管理目的是實現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和自身建設。新公共管理以創(chuàng)新的手法開創(chuàng)了大學生事務管理的新模式,將思想政治教育以顯性教育、隱性教育的方式滲透到事務管理的各項細化工作中。

          1 大學生事務管理的傳統(tǒng)性問題

          近年來,我國高校規(guī)模和高等教育人才顯著增加,越來越龐大的大學生群體對于高校管理工作而言,形成了新的挑戰(zhàn)和考驗?,F代科技水平的進步和社會形勢的變化,也使大學生事務管理中傳統(tǒng)的理念性問題和方法性問題浮出水面。

          1.1 服務特征不明顯

          在現行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無論是制度層面還是意識層面,均未體現出以學生為對象的服務職能。學生事務管理被片面化、表面化,以行為約束、紀律規(guī)范限制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學生校內生活的各項活動籠罩著一層行政色彩,管理工作者與大學生之間存在著交流和理解代溝。

          1.2 矩陣結構效率低、反應慢

          矩陣結構的管理線條,是由高等學校的校內最高管理機構――學校和院系為主線,然后以行政部門各司其責為副線,通過主線決策副線執(zhí)行的聯(lián)合行動實現對學生的事務管理。這種管理方式由于層級設置過多、上下傳達反饋的環(huán)節(jié)繁復,導致信息傳遞和處理過程中的真實性和時效性以及針對性受到影響,以致合理訴求未被及時滿足而產生不良情緒。

          1.3 管理方式單一,管理意志過于集中

          傳統(tǒng)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高校是制度的制定者和決策者,這個過程集中表達的是校方的管理意志,學生對于高?;顒又邢嚓P體制實施的話語權和參與權被剝奪,甚至連必要的意見征詢也被省略??上攵?,這種體制下的事務管理工作,對于學生訴求的合理性考慮,以及學生心理需求、環(huán)境需求以及專業(yè)需求并無直接關聯(lián),大多數決策和制度是建立在校方意志基礎上的主觀判斷。

          1.4 管理隊伍素質不穩(wěn)定

          大學生事務管理隊伍缺乏專業(yè)性的理論知識體系和職業(yè)化的實踐工作閱歷,班主任兼職輔導員、輔導員兼職事務管理的現象普遍存在。此外,管理隊伍的學生事務管理水平和專業(yè)素質良莠不齊,而且由于師資力量的緊張,輔導員和班主任同時還承擔著一定的教學任務,致使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旁落,主要從業(yè)人員的專業(yè)化學習、職業(yè)化實踐的途徑十分有限。

          2 大學生事務管理對新公共管理的借鑒

          大學生事務管理強調管理職能中的服務意識,以及其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健全的管理模式打造下,借鑒新公共管理的先進理念,通過統(tǒng)籌性的部署和學習,建設緊跟時展、具有服務特色的大學生事務管理體系。

          2.1 增強服務意識,強化服務機制

          “以生為本”是大學生事務管理的首要服務性理念,強調思想層面、意識層面以及客觀制度上的服務要素,淡化大學生教育中的行政色彩;通過課外活動和興趣社團,還原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有效補充課堂教學的缺憾,并通過學生自主參加的社團活動,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得以尊重和發(fā)揮,并由此獲得個人的滿足感和精神成就感。建立周全的大學生服務體系,對大學生學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和引領。

          2.2 以扁平式結構和管理模式,提升服務質量

          在大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扁平式結構的管理模式有著更強的制動性和靈活性,由于管理層級的減少、上行下達的傳遞效果和反饋效果得以顯著提高,使事務管理工作人員與學生之間實現便捷、有效的信息溝通。并且通^雙向交流,院校可結合學生意見,組建具有多元化功能性的機構組織,進行心理咨詢輔導和勤工儉學資助以及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拉近學院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實現學生窗口的開放式、一站式、流程式和共享式服務。

          2.3 組建學生組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大學生具備相對成熟的思維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高??山柚鹿补芾磉M行權力分散,鼓勵學生組建各種形式的自治組織和社團,引導學生參與事務管理工作和社會實踐性質的創(chuàng)業(yè)機構,豐富校園文化元素,開發(fā)學生釋放自我展示特長的空間。同時,大學生在參與各組織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其管理經驗、管理閱歷以及綜合素質都得到了提升。此外,由于學生自治組織的活躍帶動了學生參與決策的積極性,使高校政策、制度和發(fā)展規(guī)劃的制定更切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2.4 加強素質建設,實現學生事務專職管理

          首先要在政策法規(guī)層面對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予以職業(yè)規(guī)劃;其次,高校進行學生事務管理的崗位設置、人員配備,建立起專業(yè)培訓機制、考核機制;此外,從業(yè)人員要加強自身的專業(yè)學習和職業(yè)素養(yǎng),使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走向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的有效管理,關注學生的成長及學業(yè)規(guī)劃、就業(yè)指導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3 結語

          大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與大學生高校生活適應、個人學業(yè)的發(fā)展、精神層面的成長以及就業(yè)、工作的規(guī)劃,甚至對于整個職業(yè)道路和人生走向起著相當重要的引領作用。因此,利用先進的新公共管理理念,深化大學生事務管理的創(chuàng)新改革,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務管理構建先進的管理模式,促進大學生的思想和學業(yè)以及未來規(guī)劃的多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徐斌,葛曉華,馮桂梅,等.高校大學生事務“一站式”服務管理模式探索與實踐[J].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2015(01).

          第3篇

          2.基于混合高斯和均值濾波法的運動檢測方法鐘珞,劉劍,ZHONGLuo,LIUJian

          3.電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的遠程采集終端設計夏澤中,蘇宏良,朱玉璟,XIAZezhong,SUHongliang,ZHUYujing

          4.一種面向服務的異構系統(tǒng)間數據交換平臺設計孫璐,SUNLu

          5.基于CAN總線的接觸網隔離開關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王小偉,余先濤,戴延浩,WANGXiaowei,YUXiantao,DAIYanhao

          6.基于SQL*Loader的海量數據裝載方案優(yōu)化秦峰巍,胡家寶,崔龍衛(wèi),QINFengwei,HUJiabao,CUILongwei

          7.基于Netfilter的網絡地址轉換研究與實現鄭培群,蘇揚,郭倩,ZHENGPeiqun,SUYang,GUOQian

          8.采用ADuC7026的網絡分布式數據采集系統(tǒng)趙京,ZHAOJing

          9.紡織廠生產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數據采集和擬合方法邵景峰,李永剛,王進富,任克儉,黨金房,李敏,SHAOJingfeng,LIYonggang,WANGJinfu,RENKejian,DANGJinfang,LIMin

          10.夫瑯和費衍射實驗仿真平臺的構建楊應平,趙盾,胡昌奎,陳文杰,YANGYingping,ZHAODun,HUChangkui,CHENWenjie

          11.一種周期材料電磁波特性實驗研究鄭鈞宜,余昌文,章橋新,ZHENGJunyi,YUChangwen,ZHANGQiaoxin

          12.小型低風速風力發(fā)電機葉片設計錢杰,張錦光,吳俊,QIANJie,ZHANGJinguang,WUJun

          13.低溫環(huán)境下光纖光柵啁啾異常現象研究周建華,張東生,付榮,ZHOUJianhua,ZHANGDongsheng,FURong

          14.水庫冰凍期冰內溫度的模擬閆慧榮,劉文濤,馮民權,閔濤,YANHuirong,LIUWentao,FENGMinquan,MINTao

          15.基于小波的浮筏振動信號特征提取方法李萍,王春麟,LIPing,WANGChunlin

          16.磁懸浮主動隔振器漏磁分析與優(yōu)化黃海,宋春生,劉明堯,HUANGHai,SONGChunsheng,LIUMingyao

          17.變剛度雙層隔振系統(tǒng)仿真分析姚俊輝,宋春生,YAOJunhui,SONGChunsheng

          18.基于ANSYS層單元的翻新輪胎有限元仿真分析齊曉杰,于建國,QIXiaojie,YUJianguo

          19.雙質量飛輪傳動軸系扭振模擬試驗臺研究吳飛,毛恒,WUFei,MAOHeng

          20.一類Liénard方程Poincaré分岔極限環(huán)的不存在性呂寶紅,L(U)Baohong

          21.中國非金屬礦物材料信息資源庫系統(tǒng)設計楊琦峰,王俊,聶規(guī)劃,宋平,YANGQifeng,WANGJun,NIEGuihua,SONGPing

          22.射頻感應認證技術在服務行業(yè)中的應用王思捷,WANGSijie

          23.企業(yè)協(xié)同知識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的多級可拓評價研究李朝明,杜寶蒼,黃利萍,LIChaoming,DUBaocang,HUANGLiping

          24.產業(yè)鏈視角下汽車產業(yè)創(chuàng)新服務平臺研究汪秀婷,陳天笑,WANGXiuting,CHENTianxiao

          25.我國航運企業(yè)信息化發(fā)展趨勢及戰(zhàn)略選擇何山,馬云涌,HEShan,MAYunyong

          26.我國兩化融合水平區(qū)域差異分析黃體鴻,侯仁勇,陳天笑,HUANGTihong,HOURenyong,CHENTianxiao

          27.云南省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的生態(tài)效率測度研究蘇芳,閆曦,SUFang,YANXi

          28.我國就業(yè)的影響因素及其效應的動態(tài)分析張應碧,趙韞,ZHANGYingbi,ZHAOYun

          29.我國服務貿易發(fā)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胡琴,HUQin

          30.奇點分離法在美式期權定價中的應用王建華,董志華,WANGJianhua,DONGZhihua

          31.基于強化緩沖算子的裝備修理價格預測謝力,魏汝祥,陸霞,王雷,XIELi,WEIRuxiang,LUXia,WANGLei

          32.基于GARCH模型的WTI原油價格波動性分析楊云飛,鮑玉昆,張金隆,YANGYunfei,BAOYukun,ZHANGJinlong

          33.基于RNN模型的高科技企業(yè)經營困境預測尹鵬,王宗軍,肖德云,薄純林,YINPeng,WANGZongjun,XIAODeyun,BOChunlin

          34.創(chuàng)業(yè)者與管理者決策方式的比較陳震紅,董俊武,CHENZhenhong,DONGJunwu

          35.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鏈研究姚良,YAOLiang

          36.基于復雜網絡的股票社團化分析王娟,王衛(wèi)華,WANGJuan,WANGWeihua

          37.中美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比較研究胡蕾,祝焰,HULei,ZHUYan

          38.業(yè)主支付擔保的博弈論分析鄭梅華,張云波,ZHENGMeihua,ZHANGYunbo

          39.汽車制造企業(yè)生產成本管理研究王秀梅,李明,WANGXiumei,LIMing

          40.面向供應鏈的ERP研究綜述徐俊,徐學軍,王旭陽,XUJun,XUXuejun,WANGXuyang

          41.FMEA和價值工程方法在生產流程中的應用計三有,王勇,JISanyou,WANGYong

          42.服務供應鏈中核心價值內部客戶評價方法喻立,YULi

          43.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第三方物流項目風險預測王慧萍,WANGHuiping

          1.基于ANSYS的儲熱室隔熱性能數值模擬程曉敏,梅麗君,吳興文,熊文,CHENGXiaomin,MEILijun,WUXingwen,XIONGWen

          2.一種基于G.723.1的大容量自適應信息隱藏算法王春輝,黃永峰,王衛(wèi)華,鄧北星,WANGChunhui,HUANGYongfeng,WANGWeihua,DENGBeixing

          3.基于線陣CCD的在線亞像素邊緣測量系統(tǒng)雷波,盧紅,LEIBo,LUHong

          4.基于S7-400PLC的水泥破碎控制系統(tǒng)設計肖峻,劉冰,劉艾明,XIAOJun,LIUBing,LIUAiming

          5.基于Labview的緩沖材料動態(tài)壓縮測試系統(tǒng)設計盧杰,焦麗娟,周廷美,LUJie,JIAOLijuan,ZHOUTingmei

          6.一種新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分布式節(jié)點定位方法賀遠華,黎洪生,HEYuanhua,LIHongsheng

          7.幾種應用于人臉識別的光照預處理方法對比孟芳兵,吳雷,MENGFangbing,WULei

          8.一種變步長LMS自適應噪聲抵消算法研究李曉艷,聶明新,余文芳,LIXiaoyan,NIEMingxin,YUWenfang

          9.一種改進的協(xié)同過濾推薦算法劉旭東,陳德人,王惠敏,LIUXudong,CHENDeren,WANGHuimin

          10.總變差正則化方法在條形碼信號復原中的應用郭永琪,吳傳生,何進榮,GUOYongqi,WUChuansheng,HEJinrong

          11.基于同步模式的EXCEL與.NET數據交互金勇,蘭放,JINYong,LANFang

          12.C語言可視化編程環(huán)境的設計與實現陳雪梅,韓潔瓊,CHENXuemei,HANJieqiong

          13.基于均值平移的輸液可見異物檢測方法楊偉強,劉佐民,YANGWeiqiang,LIUZuomin

          14.基于電機主動同步原理的AMT設計吳森,周炳峰,樊榮,WUSen,ZHOUBingfeng,FANRong

          15.汽車制動管路壓力波動響應特性仿真鄧紅星,王憲彬,DENGHongxing,WANGXianbin

          16.一種低功耗一體化TPMS方案設計劉盛強,王善坡,LIUShengqiang,WANGShanpo

          17.基于迂回方式的繼電保護信道重構技術鮑曉慧,BAOXiaohui

          18.基于FBG分布式傳感的簡支板動態(tài)應變測量匡維,宋春生,KUANGWei,SONGChunsheng

          19.不同型鋼截面定尺切斷設備的優(yōu)化選擇于彩敏,YUCaimin

          20.二維離散數據的數值微分問題的積分算子方法朱華平,吳傳生,呂小紅,ZHUHuaping,WUChuansheng,LVXiaohong

          21.鐵礦石生產運輸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韓少軍,白俊江,王龍,HANShaojun,BAIJunjiang,WANGLong

          22.文峪河水庫潰壩洪災損失預測研究楊建明,馮民權,蘆綺玲,韓巧欠,YANGJianming,FENGMinquan,LUQiling,HANQiaoqian

          23.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楊瓊,YANGQiong

          24.沖壓廠生產計劃編排系統(tǒng)研究王秀梅,杜巧紅,WANGXiumei,DUQiaohong

          25.基于RFID的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tǒng)集成廖燕,LIAOYan

          26.移動商務價值形成機制的多智能體模擬曾慶群,胡斌,ZENGQingqun,HUBin

          27.基于技術的績效管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林慧,LINHui

          28.長江淺險航段通航環(huán)境危險度分析楊亞東,YANGYadong

          29.應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城市布局的評判研究藍悅明,劉會會,王楠,LANYueming,LIUHuihui,WANGNan

          30.競爭與合作設施并存的最大覆蓋選址問題,馬云峰,WANGDan,MAYunfeng

          31.我國交叉型乘用車市場研究鄒蔚,莫易敏,姚佐平,ZOUWei,MOYimin,YAOZuoping

          32.構建中國海外投資促進體系研究綜述劉思施,馬麗娜,LIUSishi,MALina

          33.新股詢價區(qū)間、價格調整與上市首日收益鄒斌,夏新平,ZOUBin,XIAXinping

          34.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與房地產泡沫關系實證分析劉星,LIUXing

          35.美國反傾銷問題的新進展馬紅,張函,MAHong,ZHANGHan

          36.基于最高限價的武器裝備價格規(guī)制模型研究黃煜,孫勝祥,任開成,HUANGYu,SUNShengxiang,RENKaicheng

          37.基于定制成本的廠商生產戰(zhàn)略研究張子慧,張隱,張榮耀,ZHANGZihui,ZHANGYin,ZHANGRongyao

          38.周期性補貨系統(tǒng)中多類顧客的庫存分配策略汪小京,劉志學,鄭,WANGXiaojing,LIUZhixue,ZHENGChangzheng

          39.基于C2C模式下顧客忠誠影響因素的研究劉雁妮,周志民,任思穎,LIUYanni,ZHOUZhimin,RENSiyin

          40.基于熵權的裝備研制技術成熟度評估方法謝梅芳,楊建軍,XIEMeifang,YANGJianjun

          41.海事局人力資源結構合理性度量研究羅帆,王慰,趙玉瑋,吳木林,LUOFan,WANGWei,ZHAOYuwei,WUMulin

          42.基于委托關系的軟件企業(yè)經營者精神激勵付文鋒,張金隆,李順國,FUWenfeng,ZHANGJinlong,LIShunguo

          6.用于VR網上祭祀的智能虛擬化身Agent模型魏洪濤,陳煜

          7.分布式煤礦水文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數據集成研究李存榮,熊萍

          8.基于形態(tài)學的嵌入式零樹小波圖像編碼算法石云,曾中偉,汪麗麗,張素文

          9.一類具有隨機遠程感染機制的SEIRS傳播模型李常菊,黃樟燦

          10.面向BACnet協(xié)議的工控OPC服務器設計李春洋,周寧

          11.基于還原保護的分布式病毒防御機制研究黃小龍,黃艾卿

          12.遺傳算法求解巡回旅行商問題的最優(yōu)參數組合羅旭,肖俊,李輝鵬

          13.甚高頻數據傳輸電臺的混頻電路設計姜鳳嬌,趙樹平,高艷萍,祝開艷,曹立杰

          14.超磁致伸縮材料特性測量的實驗設計高峰

          15.一類非線性微分方程極限環(huán)的不存在性呂寶紅,龍品紅

          16.BP神經網絡在發(fā)動機萬有特性中的應用顏伏伍,王洪建,田韶鵬,袁智軍

          17.基于OpenGL的虛擬鋪放機建模及參數化驅動徐東亮,李東海

          18.路面不平度的測量石鋒,段虎明,楊殿閣,張開斌,謝飛

          19.液壓模塊式組合掛車轉向機構的矩陣變換算法鄧小禾,馬力,喬媛媛

          20.客車氣動ABS控制電磁閥的性能分析與仿真涂鳴,李剛炎

          21.含間隙的平面四桿機構運動特性分析吳煥芹,程強,鐘詩清

          22.一種新的齒輪失效數控演示臺及其應用研究胡瑞,劉佐民,張一兵,王斌球

          第4篇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認為,在市場經濟出現某些不符合完全競爭市場的假定時,市場機制的失效將導致“市場失靈”,此時需要政府行為替代市場機制對市場扭曲加以矯正。因此,政府通過各種規(guī)制行為(反壟斷、價格管制、信息公開、產權界定、污染額度審批、提供并管理公共服務等)在有限范圍內對市場機制加以矯正、控制甚至替代有充分的思想基礎。正如薩繆爾森所說:“一只經修補的看不見的手也許比純粹的自由放任或無限制的官員的政治規(guī)則的制訂的極端情況更有效率。”如果說新古典主義對政府管制行為的合理性還僅限于其對市場缺陷的彌補和修正的話,那么20世紀30年代以后興起的凱恩斯主義則將政府的功能增強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凱恩斯認為政府是公正的,民主政府通過各種利益集團的多元化競爭能夠較準確的反映社會意愿并為公眾謀得利益,政府是市場的合理調節(jié)者,政府將可以借助于其所擁有的公共財貨和國家信用的運用及示范主動性地調節(jié)經濟中的注入和漏出,管理社會的有效需求,實現經濟的均衡增長。在市場經濟體制中,政府干預企業(yè)經濟活動的方式可以分為五種(見圖1)。其中,通過普通法、國有化和宏觀調控干預經濟的活動基本上可以歸為政府的宏觀行為,反托拉斯和管制屬于政府的微觀行為。反托拉斯法①即使是在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引用成功的案例也不多,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以后,各國政府從增強本國企業(yè)國際競爭力考慮,援引反托拉斯法拆分本國企業(yè)的更是寥寥無幾。因此,管制、放松管制與再管制的實踐是政府微觀行為的主要方式。

          二、新公共管理背景下政府管制的收益成本比較

          政府在經濟領域的管制行為主要表現為通過行政許可(即行政審批)實施經濟規(guī)制,利用行政手段對資源配置、產品及生產要素價格的制定以及企業(yè)進出市場的條件等方面進行行政限制與約束。新公共管理理論認為,政府在一些領域的管制行為是對市場缺陷的糾正,應有嚴格的法律基礎和經濟效益標準,并在嚴格的行政產權界定的邊界內得到合理的增強;而在另一些領域的管制行為,則要改革、清理和放松,積極引入市場機制替代政府管制實現資源配置。

          (一)政府管制對市場缺陷糾正的收益政府管制在糾正市場缺陷過程中的收益表現為:(1)當資源和經濟活動具有明顯的經濟外部性時,政府采取市場準入的行政許可、確立環(huán)保標準和制定對發(fā)明及創(chuàng)新者的保護與激勵,有助于限制外部負效應的產生和增進外部正效應的擴散及供給。(2)當資源無法規(guī)避免費搭乘而導致資源使用的擁擠和競爭無序時,政府實施進入市場的行政許可將解決擁擠和經濟運行的紊亂。(3)當資源具有稀缺性、耗歇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點時,政府進行行政管制可以避免資源的破環(huán)和滅絕,保證經濟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物質基礎。(4)當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呈現顯著的規(guī)模經濟而使產業(yè)具有經濟壟斷特征時(電信、電力、供水、供熱等),政府賦予其壟斷經營權并對其實現經濟、法律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制,會充分發(fā)揮適度規(guī)模帶來的成本降低和供給提高。(5)當某些資源價格的形成,存在談判雙方實力不對等或信息不對稱而造成利益侵犯時,政府保證信息通暢和實行限價措施的管制行為,將有助于保護弱勢集團的利益和形成市場的有序競爭。(6)當經濟出現持續(xù)的低迷并導致經濟主體的經濟預期喪失時,政府財貨的運用將會改善預期和引導民間投資和消費增長,盡快擺脫經濟困擾。(7)當經濟社會需要長期的市場競爭以形成產業(yè)的聚合并利用主導產業(yè)實現經濟起飛時,政府對資源投向的引導及對主導產業(yè)形成與發(fā)展的激勵,能夠加快一國資源稟賦和經濟結構的升級并實現欠發(fā)達國家的趕超式發(fā)展。(8)政府管制如果以公開而透明的法律規(guī)章得以表現,那么就將在整個經濟社會中確立起一套引導經濟行為的有序規(guī)則,有效解決經濟中不對稱信息所造成的囚徒困境的尷尬。

          (二)政府管制扭曲經濟結構的成本新公共管理運動在承認政府管制行為能夠在有限領域交易費用極小化而實現對市場缺陷糾正的同時,也認識到政府管制行為會造成經濟結構扭曲,使經濟運行承擔較為高昂的社會成本,從而主張放松政府管制。第一,由于進行行政決策和實施政府管制的人一樣是有趨利動機的經濟人,謀求自己或自己集團利益的最大化,而且缺乏像法人企業(yè)那樣的利潤及成本的硬約束。因此,政府行為將塑造公共利益的最優(yōu),本身就是一個過于理想化的判斷。即便政府管制的動機是公共利益,限于信息及知識的缺乏和社會公眾福利函數的不一致,政府管制的結果必然是一方獲益另一方損失的“零和博弈”。第二,政府管制行為尤其是行政許可制度,使政府享有稀缺資源(如土地使用權、市場準入許可等)的分配處分權和剩余索取權。如果稀缺資源的獲得采取非競爭性的方式而又缺乏有力的行政監(jiān)督,會使行政權力出現濫用,犧牲公共利益的非生產性的尋租行為將會敗壞政府形象和政府管制的聲譽、破壞市場競爭的秩序和規(guī)則、打擊經濟主體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經濟結構交易規(guī)則、公共利益和資源配置的扭曲,會使社會經濟出現嚴重的外部負效應。因此,政府管制實際上導致了經濟運行的交易成本上升。第三,行之有效而又科學規(guī)范的政府管制行為的確立和實施,得益于完全信息的獲得和磋商協(xié)調機制的效率。界定產權,搜尋、甑別和處理信息,并進行社會公眾之間漫長而又耗費巨大的磋商和舉行行政行為審議“聽證會等”,使政府管制承擔高昂的會計成本和機會成本。而為了能使政府管制具有帕累托改進的性質,實行公眾之間的利益“補償協(xié)議”,也會導致經濟社會資源轉換的成本增加。第四,在構建一個由一部分人管理另一部分人的政府管制系統(tǒng)時,最大的困難在于必須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那些被管理的人,而后使政府能夠控制其自身。因此,縱使政府管制是有效率的,也必須界定政府管制行為的邊界和對其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和評價。而監(jiān)控成本的出現也就在提高政府管制成本的同時,又造成機構龐雜和預算增加,從而減弱管制行為的靈活性和效率。

          三、新公共管理背景下政府管制的變遷模式及誘因

          管制是政府直接干預微觀經濟主體活動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對市場機制的替代。丹尼爾?F?史普博認為,管制是行政機構制定并執(zhí)行的直接干預市場配置機制或間接改變企業(yè)和消費者供需決策的一般規(guī)則或特殊行為。[1]44-48管制的產生是與市場失靈相聯(lián)系的,是政府克服市場失靈的一種代替競爭政策的治理機制。政府管制與市場機制之間的相互替代不是靜止不變的;相反,這種替代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也就是說,當市場機制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即出現市場失靈時,政府就通過管制以矯正和改善市場機制內在的問題,干預資源配置。同理,當政府行為不能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而且產生了尋租、腐敗等扭曲資源配置的市場績效,也就是出現管制失靈現象時,政府將放松管制。政府管制的這一動態(tài)變遷模式,如圖2所示。圖2政府管制行為變遷隨著市場條件改變和結構性的經濟變化,政府干預市場的形式是不斷變化的,政府管制行為的變遷更為明顯,“政府管制的歷史是不斷變換政府行為的重點和焦點的動態(tài)過程”[1]44-48。

          (一)市場條件的變化是放松管制的外在誘因20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國家在通訊、鐵路、公交、航空及銀行等行業(yè)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放松管制。從外在因素分析,這些放松管制行為的產生,一方面是為了適應那些影響整個經濟或特殊產業(yè)的經濟事件,例如,公眾對失業(yè)和蕭條的不滿、貿易逆差、石油危機等;另一方面,由于市場條件的變化(主要指需求變動)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自然壟斷領域內新企業(yè)加入所需的技術基礎、最小經濟規(guī)模等管制存在的根據已經薄弱或消失,有必要放松對這些產業(yè)的管制。[2]251-252在理論方面,伴隨著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鮑莫爾(W.J.Baumol)等人提出可競爭市場理論(TheoryofContestableMarket),為政府重新審視和制定相關產業(yè)的管制政策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放松管制有了理論基礎。

          (二)政府管制失靈是放松管制的內在誘因行之有效的最優(yōu)管制能夠消除市場帶來的低效率,增加社會福利。然而,最優(yōu)管制所需要的一系列嚴格條件①不能總是得到滿足,政府常常并不能進行很好的管制,出現管制失靈。卡恩(A.E.Kahn)曾對管制失靈現象提出過批評,認為管制“壓制技術革新,姑息無效率性,引起工資和價格螺旋式上升,發(fā)生嚴重的資源無效率配置,引起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那樣的無益競爭擴大,拒絕采取在競爭市場中所提供的收費多樣性和質量選擇”[3]17。卡恩的批評有些過于嚴厲,但也反映了當時要求放松管制的強烈呼聲。由于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市場條件和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一系列經濟事件的影響,特別是發(fā)生了管制失靈,美國首先開始實行放松管制,其后是英國、日本等其他國家,由此,新公共管理運動開始在西方興起,其核心要素就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放松管制,目的是改善企業(yè)效率,提供高質量和多元化的服務,使費率結構更加合理,以及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等。放松管制的實踐在西方國家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行業(yè)的壟斷程度迅速提高,中小企業(yè)倒閉加劇,企業(yè)間串謀現象增多,部分產品供給不足等。因此,西方國家在放松管制的同時,在部分領域又實行了再管制。再管制不是對原有政府管制的簡單回歸,而是伴隨著管制松動產生的新的管制方式。

          四、政府管制的經濟學分析對我國的啟示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不是一成不變的,政府管制與市場機制的相互替代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市場失靈和管制失靈界定了政府與市場的行為邊界,在動態(tài)經濟中,這種行為邊界是比較模糊和發(fā)展變化的。當出現市場失靈時,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規(guī)范運行需要政府管制,同時,隨著市場條件的變化、市場結構的動態(tài)調整和管制績效的變化,政府管制行為也應該相應發(fā)生變化,通過放松管制提高管制質量和效率。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成熟,政府管制行為有區(qū)別于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特殊性。我國的政府管制基本上屬于行政性管制,政府既是管制政策的制定者與監(jiān)督者,又是具體業(yè)務的壟斷經營者。放松管制,特別是改革行政性管制,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培育富有競爭力的市場競爭主體,同時,加強社會管理是豐富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點。

          (一)徹底實現政企分離是政府放松管制的前提改革開放以來,政企合一的行政性壟斷的局面有所改變,但尚未真正實現政企分離,部分壟斷行業(yè)仍然被政府部門直接控制,企業(yè)的經濟績效上不去,消費者的福利損失下不來。在我國,放松管制首先要解決好政企分離問題,國有資產不但要從一般性競爭領域中有序退出,而且政府要在壟斷性行業(yè)中轉變角色,由壟斷經營者轉變?yōu)椴门?,為潛在競爭者與在位者以及在位者之間的競爭創(chuàng)造比較寬松的市場環(huán)境。

          (二)實行“非對稱管制”,培育壟斷行業(yè)新進入廠商的競爭實力“非對稱管制”是指在同一個壟斷行業(yè)中,對在位廠商和新進入廠商實行不同的管制政策,在防止在位廠商利用自身優(yōu)勢采取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同時,對新進入廠商實行較為寬松和優(yōu)惠的政策。[4]在放松管制初期,原有的在位廠商仍然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憑借長期以來所獲得的超額利潤保持著對新進入廠商的競爭優(yōu)勢,它可以采用掠奪性定價、價格歧視、交叉補貼等多種策略,削減新進入廠商的市場占有率,達到排擠競爭對手的目的。因此,在放松管制的初期,需要采取“非對稱管制”措施,培育壟斷行業(yè)新進入廠商的競爭實力。

          第5篇

          關鍵詞:“90后”;技校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管理;自教自律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05-0156-02

          1“90后”技工學校學生的思想特點

          1.1快餐文化的影響知識較豐富但缺乏深度、缺乏加工

          網絡是““90后”學生離不開的學習工具。從網絡等媒體中學生可以輕易的獲取各種文化信息,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心智發(fā)展超前,但這種便利讓“90后”技工學校的學生出現了淺閱讀的文化現象,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卻沒有進一步去加工、去理解和領會文章中的真實含義。以至出現雖然是高中畢業(yè)的學生,在學習魯迅的文章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0后”的學生大多通過虛幻的世界學習,缺乏與現實世界的溝通與交流,很容易出現內心的空虛和無助。同時技工學校因生源大多是中高考落榜和中學為了提高升學率不讓參加中考和高考的學生,在初高中時期貪玩,調皮缺乏恒心和自制力或沉迷于網絡世界,在虛幻世界中尋求自己的位置。成績相對較差,在初高中時期;由于目前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班級中老師把他們當成問題學生,不愿與老師同學交往,同時成績好的學生及學生家長不讓與他們交往、交流,怕他們把自己的孩子帶壞。這些進入技工學校的學生在中學時期就帶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1.2思想獨立、具有反叛意識、以自我為中心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在中學時期被學校和班級放棄教育,自己又缺乏追求目標,盲目追星,被動接受各種思想和理念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缺乏理想和信仰。但許多“90后”的技校學生有明顯的自己觀點:敢于反抗對父輩、學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說法和規(guī)定敢于質疑,且逆反心理特別嚴重,但缺乏邏輯和思考,易沖動,在上課常常講小話,如果證據確鑿被老師批評馬上承認錯誤,但累教不改,如果有一次被冤枉那班級就要被搞得雞犬不寧。這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原因。因進入技工學校的學生大多在整個中小學時期,沒有基本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在家庭中更多的是譴責,在學校里更多的是批評,在心理就有反叛意識。

          在學校多個班級中進行一次測試;參加測試學生300人,有高中畢業(yè)的高級班的學生、初中畢業(yè)的中級班的學生,沒有一人系統(tǒng)讀過中國的四大名著,就連系統(tǒng)讀過其中一部的都屈指可數,部分學生只看過《西游記》或《水滸》的電視劇但對人物的性格、歷史背景說不上來,因此,在學校組織每天觀看的新聞聯(lián)播時,中級班很多學生根本就看不懂,只有埋頭玩手機或瞎鬧?!?0后”技校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的管教趨向于對孩子的過分呵護,導致自我意識增強,以自我為中心,合作意識淡漠。有一定比例的學生來自單親家庭、離異家庭,對家庭的概念比較淡漠,往往會產生社會家庭對自己不公平的想法,內心世界從少年時期開始變態(tài),扭曲。部分學生家庭條件較好但父母缺少必要的關愛式教育,一切用錢來代替,這些學生沒有紀律觀念、勞動觀念,到自己打掃教室、宿舍衛(wèi)生用錢來擺平,心理只有錢是萬能,不相信同學老師。內心世界及其幼稚和脆弱,獨立能力較差,缺乏自我約束。任何事情只有自己是對的。

          1.3效益觀念盛行,功利行為增多,小團體意識濃厚

          功利行為增多主要和現代社會階段競爭激烈,就業(yè)難對技工學校學生造成的壓力有關,信息的普及性讓他們比較了解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和價值觀,且價值觀更加現實。在技工院校生活中的所有行為都以是否有利于今后找工作有益作評判標準。當班干部、加入學生會、入黨參加各種組織等,這些對學生順利就業(yè)能起到重要作用的活動和行為成為學生重視的事情,而且很多學生在闡述自己的目的時直白表達了參加活動的目的。認為這樣做很正常,大家都這樣做,已得到大家的共識。

          技工學校的學生來自不同地州縣份,為了學習走到一起,很多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單獨生活,

          到學校后感到人地生疏,到學校不久發(fā)現有初中同學或同校、同村的同學,加之有部分地方“老鄉(xiāng)”觀念強,學生到校后成為小團體,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會常常聚集在一起抽煙、喝酒,星期六星期天到學校周圍的游戲廳、網吧一起玩,認為這樣做就是現代一些媒體上稱的江湖朋友,一旦小團體中某同學與其他同學有小糾紛團體成員就會為他大打出手,甚至動用兇器,不計后果為“老鄉(xiāng)”兩肋插刀,認為這就是講義氣,講交情。

          2學生在三個階段的心理特點

          目前,技工院校學制為三年,第一年為理論學習階段,第二年為在校實習階段,第三年為企業(yè)頂崗實習階段。

          2.1理論學習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

          剛剛進入技工學校時對學校的環(huán)境感到非常新奇,與中學時相比條件有明顯的改善,由鄉(xiāng)鎮(zhèn)到了城市,在校園內從教室到宿舍都有電視,在課余時間可以觀看電視節(jié)目,在周末不上課時基本沒有課外作業(yè),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且生活費由自己支配沒有家長的約束,用超了找個借口跟家長要,由于大多數學生第一次遠離父母,家長總擔心自己孩子餓著、凍著,只要說學校生活高不夠用就會千方百計滿足孩子的需要,只要在學校不逃課,不干壞事就有了很大進步;由于教學方式,教育方法與中學階段的應試教育有很大的差異,技工學校是以學習操作技能作為主要學習方式;在思想品德、就業(yè)指導等學習時采用靈活的討論方式,考核方法與日常的學習態(tài)度,做事及教室衛(wèi)生、宿舍衛(wèi)生內務整理掛鉤,由學生會、宿舍管理員打分為考核依據。同時可以逃避家長管著,老師盯著的局面。

          進入學校一段時間后,感覺學校層次較低;很多事情需要自己解決處理;衣服、被子臟了需要自己洗,生病時沒有父母細心照顧,想家,留戀中學時一切父母包辦的生活。

          2.2在校實習階段學生心理特點

          這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深化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專業(yè)課的逐步開展,開始了技能訓練,學生的適應感,自豪感大為增強,克服了單純和盲目。在實訓期間按照準職業(yè)人標準要求學生。從計劃、準備、實施、自檢、互檢、到終檢都讓學生參與評價,學生越來越有主見,強調自我獨立和自我表現的傾向開始突出起來。在訓練中同時強調團體合作意識,由原來的不規(guī)范的“小團體”轉變?yōu)閷W習團體,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訓練任務的團體。也是學生多層次分化明顯的時期,班級中大多數學生思想向積極上進,自覺學習,根據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廣泛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要求入黨的學生增多。差的學生暴露出各種思想問題,學習敷衍,訓練怕吃苦,宣揚六十分萬歲。但比例逐漸減少。

          2.3企業(yè)頂崗實習階段心理特點

          經過學校兩年的學習,雖然在年齡、心理和生理上獲得了較大的發(fā)展,但由于“90后”的技校學生從小基本上沒有參加過勞動,大小事情都有父母包辦,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差,到企業(yè)后,企業(yè)將他們看作是職工,無論是勞動能力或社會能力都較差,一旦碰到勞動強度較大或與師傅關系不融洽等,既不能受氣也不能受累。往往在企業(yè)很不穩(wěn)定,一旦碰到問題就采取逃避問題的方式,寧可在家里閑著。

          3技工院校學生管理方法

          (1)新生管理:技工院校班主任是學生管理的直接責任人。從新生一進校報到,就要了解新生的信息。在新生來報到時絕大多數學生是由家長送到學校,這時可從家長那里了解到新生家庭和在中學時期的基本情況。對于比較特殊的學生(包括單親家庭、離異家庭及有一定社會經歷的學生),在軍訓期間給于重點關注;在進校一周內記住他們的姓名、宿舍、床位,單獨找談話,了解他們的家庭,了解他們中學時學習生活,在調整宿舍時盡量讓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的學生與班級中年齡大一些懂事一些的學生同住,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心。

          同時,也為班主任日后的宿舍管理創(chuàng)造帶來了很多方便。

          班主任應充分利用個別聊天的渠道對有一定社會經歷的學生進行溝通。因為這部分學生有兩種傾向:一是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班級和宿舍的核心組織者,如果不正確及時引導他們可能成為班級打架斗毆的組織者;如果能正確引導及時引導,并加以教育可能理想的班委中的核心人選。因此,兩周的軍訓是班主任最有利的時機,因為這段時間班主任從精力、到時間都有保障,同時也是學生認可班主任,班主任了解學生的關鍵時刻,也是班主任管理的開端。

          (2)在校實習學生管理:首先要在學生中定期召開主題班會,進行自教自律指導和經驗交流會,邀請往屆優(yōu)秀學生代表講述他們自教方法,自律體會與班級學生面對面交流。介紹他們在企業(yè)的成功經驗及現代企業(yè)對學生的要求,讓學生感悟到自教自律是現代社會人必備的素質之一,對其學業(yè)和人生都有巨大的幫助。進而落實到學習生活的行動中去,在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這種能力。其次,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他們中間建立相互監(jiān)督相互促進的運行機制。充分利用青年學生心理開展男女生互評議活動。有效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律自教意識,激發(fā)學生自信心,使他們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技能訓練學習中來。再次,建立和家長聯(lián)系,形成學校家庭教育的合力。目前技工學校大部分是來自外縣、外地州的學生,往往出現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脫節(jié)的狀況。班主任可以通過學期在校表現通知單、周六學生家長電話請假,并告知家長學生在校學習情況,與學生家長溝通,讓學生家長配合學校更好地對學生教育。

          總之,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是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科技不斷進步在新時期面對很多新的問題,只有學生管理工作者通過不斷了解這一代“90后”學生的新特點新情況,真正掌握他們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需要,總結出適合這一代學生的方式和方法。在今后的學生管理工作中不斷地走到學生中間與他們做朋友,讓他們相信你與他們相互交流相互溝通,讓他們把不愿與家長說的話跟你說,讓他們在與你的訴說之中得到釋放。同時充分依靠班委,特別是不斷輪換的值班班委,掌握學生在想什么,他們在學校期間的真正需要,隨時掌握學生和學生之間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首先讓班委去解決和協(xié)調,班主任只要在背后給他們出主意同時關注事態(tài)的發(fā)展,這樣不但可培養(yǎng)學生自教自律意識,同時可以更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不斷總結和提高學生管理的質量。在學校不斷發(fā)展的同時不斷改進和改善學生管理,只要這樣學生管理工作才能做到與時俱進,學校才能做到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學生管理中不斷增加新時期的需要,根據黨的十八精神將提高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作為學生教育管理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不用一次性紙飯盒、一次性紙杯和一次性筷子等,讓每個同學從我做起,在兩年學校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保護環(huán)境的生活習慣,只有這樣技工院校才能為企業(yè)為社會培養(yǎng)出他們需求的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第6篇

          英文名稱: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formation & Management Engineering)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漢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7-144X

          國內刊號:42-1406/U

          郵發(fā)代號:38-91

          發(fā)行范圍:國內外統(tǒng)一發(fā)行

          創(chuàng)刊時間:1979

          期刊收錄:

          SA 科學文摘(英)(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guī)范獲獎期刊

          聯(lián)系方式

          第7篇

          1.1課程當前的教學內容

          筆者在網上檢索宣稱適合工商管理類專業(yè)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在售教材,80%以上是國內學者編著的,它們的主體內容大多由5個部分組成。

          1.1.1信息系統(tǒng)的概念與作用這部分內容多是介紹信息與信息系統(tǒng)的概念以及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歷史,少數教材對于信息系統(tǒng)對不同管理層的支持也有介紹,但都不深入。

          1.1.2信息系統(tǒng)技術的基礎介紹計算機硬件技術的最新發(fā)展和發(fā)展趨勢,數據庫系統(tǒng)在信息系統(tǒng)中的作用,數據倉庫的概念及其數據庫的發(fā)展趨勢,數據通訊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通訊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1.1.3信息系統(tǒng)的應用主要介紹信息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類型,信息系統(tǒng)的最新發(fā)展,決策支持系統(tǒng)、專家系統(tǒng)、聯(lián)機分析處理、商務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也有一些教材會提及具體的產品。

          1.1.4信息系統(tǒng)的建設與開發(fā)講解信息系統(tǒng)規(guī)劃的目的、意義和步驟,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一般過程,系統(tǒng)分析、系統(tǒng)設計和系統(tǒng)實施各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幾乎所有的教材都以這部分內容為重點,而且篇幅很大,一般都會安排4個章節(jié)。這些內容與計算機專業(yè)里的《軟件工程》的內容是一致的,只是沒有《軟件工程》講解得全面、專業(yè)。

          1.1.5信息系統(tǒng)的管理介紹信息系統(tǒng)建設的不同組織方式及其各自的適用范圍,信息系統(tǒng)建設項目的特點,及其信息系統(tǒng)建設項目的計劃、控制、人員管理的一般方法,信息系統(tǒng)日常管理的組織機構和基本內容,信息系統(tǒng)常見的安全問題一般控制措施。此外,有些教材還加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內容,但也多是從概念和技術層面去講解。

          1.2存在的問題從我們研究的教材的內容可以看出,當前國內工商管理類專業(yè)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是側重于在總體和基礎知識的層面介紹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概念和作用、技術基礎和應用、建設和管理,介紹信息系統(tǒng)與組織、管理之間的互動關系,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知管理信息系統(tǒng)這個事物,并能了解甚至掌握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構建技術。這樣的教學內容是不太適合工商管理類專業(yè)學生的。一方面,工商管理專業(yè)培養(yǎng)的是信息系統(tǒng)的使用者而非開發(fā)者,管理者不需要學量的信息技術和信息開發(fā)內容;另一方面,因為專業(yè)差別存在,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在低年級學習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難以支撐系統(tǒng)開發(fā)相關內容的學習。因此,目前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的教學內容對于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學生而言是既不能學以致用,又晦澀難懂。

          2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建議

          學以致用是教學最基本的目的,所以,我們應當根據當前管理者的需求來設置工商管理專業(yè)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的教學內容。

          2.1研究管理者的需求管理者與管理信息系統(tǒng)關系緊密。在管理信息系統(tǒng)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管理者工作內容不同,這也就決定管理者需要學習的相關知識。我們將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生命周期分為籌建、購建、實施、使用4個階段逐一討論如下。

          2.1.1籌建階段在籌建階段,管理者意識到現有的信息獲取方式不能滿足工作的需求,需要購建管理信息系統(tǒng)。本階段,需要管理者對管理信息系統(tǒng)有概念上的認知,并對其功能有所了解。

          2.1.2購建階段在購建階段,不論是購買市場化的軟件系統(tǒng)還是自行開發(fā),管理者都需要向軟件供應商或者開發(fā)者描述自己的信息需求,有時甚至要描述業(yè)務數據的處理流程。因此,本階段需要管理者能夠識別自己的信息需求,并且能與軟件供應商或者開發(fā)人員溝通。

          2.1.3實施階段實施階段是管理信息系統(tǒng)由軟件供應商或開發(fā)商向管理者交付系統(tǒng)、管理者掌握信息系統(tǒng)使用方法的階段。本階段需要管理者具備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2.1.4使用階段使用階段,管理者將從信息系統(tǒng)中獲取信息,同時還要保障信息的安全。本階段除了要求管理者具備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能夠使用信息系統(tǒng)外,還要求管理者具有信息保護和信息安全的意識。

          2.2強調管理應用,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圍繞管理者的需求,我們認為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主要應該包含以下5部分內容。

          2.2.1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概念介紹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概念及其應用發(fā)展歷程,此外還應當講解信息對于管理者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這部分內容是為了讓學生認知管理信息系統(tǒng)這個事物。

          2.2.2信息系統(tǒng)在企業(yè)中的應用重點講解運用信息系統(tǒng)處理各種業(yè)務問題,為企業(yè)帶來競爭優(yōu)勢。這部分內容旨在讓管理者意識到在經營管理活動中有信息需求,以及信息系統(tǒng)有強大而高效的信息處理能力。

          2.2.3構建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相關技術與開發(fā)方法這里不需要深入講解系統(tǒng)分析與系統(tǒng)設計工具(如關系規(guī)范化和程序設計),應當介紹常見的應用軟件和網絡,如Excel和萬維網。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讓管理者無需學習專業(yè)的計算機類課程,就可以用非常容易獲得信息技術資源獲取信息,甚至構建屬于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另一方面則可以讓管理者以信息的角度來看待工作中的問題,并能向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人員描述信息需求。

          2.2.4介紹管理信息系統(tǒng)在企業(yè)運行時的問題信息系統(tǒng)投入使用后,信息安全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計算機首先應用于會計領域,隨后發(fā)展成為系統(tǒng)為商業(yè)領域和企業(yè)決策層提供信息,這使得公司和它的組織部門完全依賴于信息技術,因此保證信息資源的安全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此外,信息系統(tǒng)的使用規(guī)范、管理與維護也都是管理者需要考慮的問題。